高素质高效率的“一站式殡葬行业”服务
让您省心、放心、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服务热线: 400-000-1116
官方直营
24小时服务
送货上门
免费咨询
武汉市江岸区殡葬一条龙公司
发布日期:2023-10-11 12:05:33 访问数量:48

武汉市江岸区殡葬一条龙公司

1.jpg

江汉路步行街

江汉路是中国最长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誉,位于汉口中心地带,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江汉路最耐看的是一字排开各种建筑,有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等,被誉为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2000年,江汉路改建为步行街,被改造成一条集精品购物、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商业步行街,成为汉口最繁华的区域之一。 [13]

汉口江滩

位于武汉市区北岸,是集旅游、休闲、健身、绿化、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公园,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景区相望。有着“金外滩”的美名的汉口江滩,自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千万人,是武汉市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2008年8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会上,武汉江滩被列入第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14]

八七会议旧址

位于江岸区汉口鄱阳街135—139号(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为一幢西式三层楼房,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为执行主席,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这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撤销其领导职务,选出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78年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1980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馆名。旧址二楼按当年举行会议的原样进行复原陈列。一楼辟为陈列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

位于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2185号,是一座典型的湖北风格的平房。大门左侧汉白玉石牌上镌刻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1956年11月15日”。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平房,外墙青砖、内墙木板长23.8米,宽12.7米,占地面积302平方米,门檐屋脊、青砖黑瓦,厚重的木门后面是老式的木头插栓。进门迎面一方天井,左右两侧木雕窗棂的房间。堂屋前方正中长条形香桌、下列八仙桌、太师椅。左厢房便是总工会当年办公的地方。1956年11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6]

大智门火车站

建于1903年,由比利时贷款,法国工程师设计。按照西方铁路车站的设施设置,在建筑外观造型上,体现了西式新古典的风格。它诞生时曾是亚洲首屈一指最现代化和最壮观的火车站。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汉口火车站。大智门车站不仅是记载了中国铁路发展历史的活文物,也见证了保卫武汉的日日夜夜。1991年10月1日,新的汉口火车站建成后,这座火车站停止使 用,2001年06月25日,大智门火车站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7]

汉口刘少奇故居

在汉口友益街尚德里2号(现为4号)。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21日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上旬,刘少奇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于此。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的部分领导同志也在此居住。刘少奇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在此编写了《工会代表会》、《工会经济问题》、《工会基本知识》三本书,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会建设最早的专门著作。故居是里弄式二层楼民房,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砖木结构,石框门,进门为天井,过天井是客厅,客厅左右各2间,每间面积20平方米,楼上房间布局与一楼下基本一致。刘少奇住在大门左边的楼上房间里。 [18-19]

宋庆龄汉口旧居

位于黎黄陂路口沿江大道161—162号,是一座三层小楼,杏黄色的外表和纪念碑似的塔楼,是座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塔楼高四层,方形,连接起靠黎黄陂路和沿江大道的两侧主立面,是小楼的亮点。特别是建造在塔楼每层越向上越小的窗户,在不规则中跳跃,使小楼显得独特新颖。宋庆龄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武汉时居住在此。民国十五年(1926年)底,国民党中执委在庐山召开会议,决定国民政府迁都武汉。12月10日,宋庆龄和国民政府先遣人员到达武汉,随即住进了这幢小楼,并在此生活、工作了8个月。 [18]

二七烈士纪念碑

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成立总工会的自由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罢工斗争。2月7日,吴佩孚对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江岸分工会委员长林祥谦、总工会法律顾问施洋等五十二人,先后惨遭杀害,数百人受伤,造成历史上有名的“二七”惨案。

为了纪念“二七”大罢工这一伟大历史事件,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在“二七”烈士英勇斗争的江岸修建了武汉二七纪念馆,1958年毛泽东题写“二七烈士纪念碑”。1985年迁建新馆,1986年胡耀邦为新迁建的“武汉二七纪念馆”题写馆名。

汉口向警予故居

有两处,分别在汉口贤乐巷永福里9号和三德里27号(原96号)。向警予(1895年—1928年),湖南溆浦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运动领导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来武汉,先住永福里,后迁三德里,直至1928年3月20日被捕。永福里9号位于民众乐园左侧,为一幢二层砖混结构楼房,坐南朝北,青砖布瓦,石框门,进门一天井,檐高8米,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现为居民住宅,破损严重。三德里27号位于车站路,坐南朝北。原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改建时将地板、木栅拆除,换上混凝土楼板。整修后房屋基本保持原结构,现为居民住宅。三德社区有武汉市人民政府1988授予的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向警予故居”,现在成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18]

詹天佑旧居

位于汉口原俄租界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65号),是全国唯一完好保存下来的詹氏故居。民国元年至民国八年(1912年至1919年),世界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詹天佑在此渡过他一生的最后7年。故居系其在武汉任职时购地亲自设计建造,全家居住于此。该房坐西朝东,为砖混结构西式两层楼房,二层右边前房为其卧室,屋前是一庭院,院内种植葡萄和其他花木。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环境幽静。房屋保存完好,现为职工宿舍。 [20]

解放公园


 

灵前摆放供桌,供献“倒头”饭(一碗黄米饭,插一双筷)、一副“盘”(即10个枣鼻馒头)、燃灯、香炉、供酒、茶、糕点、果品之类,烧纸盆放置在供桌前,供吊唁者焚纸。

 整个丧礼期间,由“大东”(总管)全权安排,子女们不再插手,专心一意当孝子。孝子身着孝服,纽扣不整,麻绳束腰,靸拉鞋子,手持丧棒,不梳洗打扮,低头躬身,只在灵堂前烧香化纸,迎来送往。灵前不能离开人,也不能让猫、狗动物近前。男孝子在屋内,女孝子在屋外台阶上,均坐草铺,一切事务均由请来的大东负责安排。

 其间,还要请阴阳先生择定送殡、下葬的日子和时辰,派人前往亲戚朋友家报丧,对死者的“人主”(女性的娘家人、男性的舅家人),必须由孝子登门叩请。同时,请风水先生勘定墓穴,并请人打墓。

 吊丧,吊唁时间从丧礼的当天(正日子)早上开始,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亲房当家、左邻右舍等闻讯前来吊唁、焚纸,吊唁者的奠仪礼为现钞、祭羊、盘纸、纸幡、挽幛等,现在多为花圈。

来宾前来吊唁,大门口要有专人迎接,一边热情招呼,一边向里喊“看客”,院内一人接着喊“压纸”,孝眷们要举哀相迎;来宾来到灵堂前点香、化纸、跪拜,男客自己点香,女客可由孝子代点,孝子要一一陪来宾叩首施礼。

孝子们走在棺柩前,抬棺和拿花圈、祭幛的人随后,与死者生辰相同的亲人不能送葬。孝女们快到墓地时,把香插在地上就返回。摩公在墓穴内撒一把米,用朱砂、雄黄粉在地上画一个八卦,放公鸡进穴跳井,然后烧纸钱、把“望山钱”放于穴内,时辰到就抬棺入土,孝子先捧一把泥土放棺盖上,把密封的酒瓶放在棺柩脚部,众亲友抬石头砌坟外围,内填泥土,墓碑另外择期而立。



武汉市江岸区殡葬一条龙公司

相关文章
殡葬礼仪
白事服务
“尊敬生命,以人为本”本公司拥有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高水平的优秀服务团队。业务范围覆盖:从各档次寿衣骨灰盒及各种殡葬用品的批发零售到遗体穿衣整容,灵车长短途接运,墓地优化推荐,殡仪起灵,安葬服务等一系列全程一站式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一个市民首肯接纳的全新殡葬服务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400-00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