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重庆市忠县殡葬一条龙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连丰都县,西接垫江县,北靠万州区、梁平区,县人民政府驻忠州街道中博大道2号;国土调查面积2182.83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9个镇、6个乡,372个村(社区),截至2021年底,忠县户籍户数34.11万户,户籍人口96.23万人。 [14] [24-25]
忠县周为巴国地,秦属巴郡;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元鼎五年)置临江县,属巴郡。梁大同六年(540年)分巴郡置临江郡,领临江县。唐贞观八年(634),因巴曼子刎首留城,严颜、甘宁忠勇义怀忠信,改临州为忠州。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复名忠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忠州为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4月废忠州为忠县,隶属东川道。1949年12月7日,忠县解放。1950年1月,建立中共忠县县委。1997年6月,忠县由四川省转为重庆直辖市管辖,万县市代管。1998年2月,设立重庆市万县移民开发区(后设置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忠县等6县。2000年6月25日,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忠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 [22]
忠县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获得过“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见义勇为城市”等荣誉称号。 [1]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020年5月,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 2021年4月23日,中央文明办印发文件,确认忠县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即将死者遗体由灵床移至棺材内,一般在午夜后进行,多由村上老年人亲殓。棺底要用铜钱或硬币摆“七星”(即北斗七星),铺上三道麻,再铺黄纸、褥子,最后将遗体轻轻放入棺内。遗体要摆放端正,平躺仰卧,四肢并拢,手足成一条直线,再把阴阳写的“符”放在身上,脸部盖手帕,身上撒避邪、祛毒、防蛀的名贵中草药和五谷粮食。子女们绕棺瞻仰遗体后,合上棺盖。瞻仰遗体时要肃静,切忌喧哗哭泣。出殡前由“人主”砸上棺材的“阴钉”。
出殡,出殡有早丧、晚丧两种。殓棺结束,一切就绪后,大家喝“起灵汤”(碎面条),时刻一到,执事人喊“起灵”,此时鞭炮齐鸣,由长子背灵柩材头,送葬人帮抬出门,同时将一只碗砸向棺木击碎,一孝子头顶烧纸盆倒退出大门,将盆内的纸灰抛撒在大门外。出了大门,将灵柩绑好抬杠和牵绳后,由八个强壮的小伙子抬起灵柩(另有若干人分组、随后准备随时替换),让灵柩从火堆上穿过,孝子们在前方拉纤绳,阴阳随后吹吹打打,小跑奔向墓地,一路不得停留。送葬路上,死者的长女婿或长孙举引魂幡和死者遗像跑在最前面,并有孝子中专人负责抛洒“路钱”。沿途所经人家都在路旁、家门点燃麦草,为亡者送行。鼓乐齐鸣,爆竹声声,甚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