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殡葬一条龙包括那些服务
2020年,石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05亿元,可比价增长2.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31.3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8.63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91.12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3:28.4:53.3。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5.02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5.6%。旅游产业增加值7.63亿元。“大康养”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080元。 [33]
2021年,石柱县地区生产总值186.54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5.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33.86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43.25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09.43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1:23.2:58.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8004元,比上年增长7.7%。民营经济增加值101.45亿元,增长7.6%,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4.4%。“大康养”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1.0%。 [35]
2022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209.07亿元,同比增长4.0%。 [3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37.5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59.44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12.11亿元,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7.9:28.4:53.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959元,比上年增长4.3%。民营经济增加值115.78亿元,增长5.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5.4%。 [37]
第一产业
2021年,石柱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80亿元,比上年增长8.2%(现价)。其中,农业产值38.46亿元,林业产值2.25亿元,牧业产值10.61亿元,渔业产值1.9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6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24亿元(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7%。
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66.64万亩,比上年增长0.7%。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8.31万亩,增长0.1%;玉米种植面积13.16万亩,增长2.3%。油料种植面积5.26万亩,比上年增长2.6%;烟叶种植面积2.44万亩,下降17.6%。
2021年粮食产量22.35万吨,比上年增加0.32万吨,增产1.5%。其中,夏粮产量5.96万吨,增产0.3%;秋粮产量16.39万吨,增产1.9%。粮食综合单产335公斤/亩,增长0.7%。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8.36万吨,增产1.5%;玉米产量5.50万吨,增产2.3%;薯类产量7.92万吨,增产0.9%。油料产量0.70万吨,增产6.1%;烟叶产量0.30万吨,减产17.0%;蔬菜产量50.01万吨,增产5.8%。
2021年肉类总产量2.81万吨(不含兔肉及其他肉产量),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猪肉产量1.96万吨,增长22.2%;牛肉产量0.43万吨,增长5.3%;羊肉产量0.11万吨,增长1.8%;禽肉产量0.31万吨,增长3.4%。生猪出栏24.82万头,增长17.7%。年末生猪存栏14.83万头,增长7.0%。禽蛋产量0.29万吨,下降5.9%。
2021年水产品产量0.43万吨,增长9.2%。 [35]
寿衣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有衬衣、短棉衣、罩衣、长袍马褂或长罩衫、衬裤、棉裤、罩裤等。寿衣的衣袖要长,须将双手完全盖住;女寿衣中至少有一件必须是红色的,另外,配有铺褥盖被、荷花枕头、绣花便鞋。男戴小帽、女苫巾帕。鞋和枕头均要绣花,枕头的形状除一般的方枕外,还有锁子枕、荷花枕。
制作棺材,讲究“铜帮铁盖豆腐底”,即棺盖最厚,棺底最薄。在棺材制作好以后,不能空放,要在棺材中装入粮食(实际是旧时存粮以备老人去世时发丧用),每年过春节还要在上面贴上祈寿对联。
男用枕头绣“寿”字,女用枕头绣“万”字,字周围再绣上花卉、蝴蝶等图案。男戴软帽,式样各异,如瓜皮小帽,旧时秀才戴方形软帽等;女则头包黑丝手帕。逝者为男,则“女铺男盖”即由女儿做褥子,儿子做被子;逝者为女,则“女盖男铺”即女儿做被子,儿子做褥子。
那只“跳井”的公鸡拿回家由它自生自亡,丧家不能宰吃。第三天到坟上杀鸡祭奠,称为“复山”。满三十天就解素食,不再戴孝帕,满三年举行脱孝服仪式。
棺木色彩讲究大红色,上绘“前蟒后鹤”、“五龙捧寿”、“仙子祝寿”、“二十四孝”等图案,棺内裱糊,且漆丹红。兰州民间曾有蟒蛇为报妇人的养育之恩而在其死后前往墓穴陪葬的传说,从那时起,人们便将仙蟒画在棺材头部,此习惯沿袭至今,表达民间对仙蟒以命报恩的崇拜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