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重庆市奉节县殡仪馆服务怎么收费
不一致。
奉节长江北岸竹园区的平安乡一带和新民区的明堂乡、冯坪乡,公平区的青正乡、公平乡一带,当地人能分清zh、ch、sh和z、c、s。多数区乡(包括县治所在地永安镇及其附近各区乡)的人无舌尖后音zh、ch、sh,一般也无唇齿音f,有的人虽然有唇齿音f,但又f、h不分。其他如声调、声韵配合、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和普通话相比,也有其不同之处。 [4]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雕(奉节木雕)
木雕(奉节木雕),主要流传于重庆市奉节县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奉节木雕,在明、清时期比较盛行,它的主要材料是阴沉木。集传统雕刻和现代工艺于一体的制作方法,流程复杂、精细,技艺精湛,成品美观,既有广泛的适用性又有较高的观赏性、装饰性。 [28]
2021年5月24日,木雕(奉节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Ⅶ-58。 [29]
风景名胜编辑 播报
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 [23]
2006年5月25日,白帝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
瞿塘峡摩崖石刻
瞿塘峡摩崖石刻,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南岸白盐山下的陡峭岩壁上,立面面积600平方米,共有自宋代以来的题刻十三幅,绵延180余米,镌刻时间先后延续长达七百余年。所有题刻均为阴刻,篆、隶、行、楷皆备,内容涉及颂德、咏史、观景等。表现出了书法的原有韵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又由于地处三峡要冲,给整个长江三峡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5] 2013年5月,瞿塘峡摩崖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夔州博物馆
夔州博物馆,位于夔门街道夔州古建筑群内,展厅面积超2000平方米,有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数百件。是一座集保护、展示、科考、研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类地方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景区。 [7]
三峡之巅景区
三峡之巅景区,位于赤甲山顶,夔门之上,景区北起作坊槽,南眺白盐山,西望白帝诗城,东临巫山机场,绵延10余公里。因杜甫《夔州歌
之“七期纸”或“尽七纸”,之后一百天(卒泪),孝子们到坟头烧“百日纸”。孝子百日内不准剃头刮脸,也不准赴宴饮酒娱乐。以后,还烧“头周年纸”(小祥)、“二周年纸”(大祥),三周年谓之“谭服” (或称“脱孝”)。除了烧纸,家境好的还要举办家宴,款待亲朋。
来宾吊唁后,东家以“流水席”客人凑够一桌,即开一桌席)待客;若凑不够一桌,即先以“头肴”招待,人齐后再正式开席;有的地方则一人一碗烩菜,随到随吃。席间虽备酒,但不得猜拳行令,以示哀诚。
净宅,灵柩一出门,家中就要进行打扫,先烧掉无用不洁之物,再用药水、烈酒泼洒内外,以“驱邪”灭菌。在停放过亡人的地方放一大袋粮食。同时将孝子头顶过的烧纸盆洗净和上发面,等送葬的人回来,面若发起,说明其后代家道兴旺。另在大门口摆放干净的水盆和火盆,水盆里放一把菜刀,以待送殡回来的人净手,寓意刀割水洗。进门时须从火盆上跨过,以祛邪去晦。
祭祀,送殡后三日内,每天晚上亲属要给逝者送“水火”,即用纸扎上草捆,提上开水,到坟头焚纸煨火,用开水祭奠。第三日,孝子们要到坟上去烧纸填土,叫“攒(音cuan)三”,但忌哭泣。从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天分别叫首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和尽七。
旧时在守孝三年内,子女们切忌吵架、争执,并要素衣、素鞋、素食,有的还要在坟头搭棚守孝。第一年春节,家里不贴春联或贴黄对联。第二年贴绿对联。三周年脱孝后,方可贴红对联,穿新衣裳。十周年时,可大办宴席,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