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重庆市合川区殡葬一条龙
合川,重庆市下辖区,重庆大都市区内,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合川区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是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地处重庆三环,毗邻两江新区,是中欧班列(重庆)入渝第一站,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带 [29] ,截至2020年,全区面积2344平方公里, [28] 辖7个街道办事处、23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合川区常住人口1245294人。 [1-4] [27]
合川区,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有钓鱼城、涞滩古镇等著名历史文化古迹,周敦颐、张森楷、卢作孚、陶行知等历代名人曾在此授教创业,是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刘文学的故乡。 [1] 重庆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渝西北、川东北的交通枢纽,三江汇流,煤炭、岩盐、天然气、锶矿和石灰石储量丰富,中西部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被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并以“合川桃片”闻名全国。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5]
2022年,合川区地区生产总值1000.28亿元,同比增长2.6%。
主人请摩公或道士做三至七天的道场法事,以超度死者。大祭前一天,房主将祭文挂在大门外一侧。大祭那天称“做客”。
祭奠时灵堂前必须扎起彩门,“斋爷”站于彩门之下,长袍马褂,仪容威严,声音洪亮。仪式开始,由披红挂彩的青年学子宣读祭文,过去的祭文是一篇四六句式的骈文,内容如同今天的悼词,总结死者的一生,赞美其德行,肯定其贡献,告慰死者,激励生者。整个过程,庄重严肃,充分展现丧尽其礼、祭尽其诚的祭奠原则。
打鼓送殡,家境贫寒者,当天“发引”,当天送葬,只用一两个吹鼓手吹打送葬。
“桥榜大字”,家境略贫者,祭奠的当天,只请三个阴阳念《对灵经》,晚上在阴阳的诵经声中举行亡人渡桥仪式,第二天乐师吹打送殡,并举办丧宴一日,凡参加祭奠者每人一碗烩菜,以表谢意。
“小三元”,一般家庭祭奠三日,头一天晚上由阴阳诵经,举行亡人渡桥仪式和招亡仪式,第二天举行简单的祭奠活动,晚上举行阴阳打坐诵经和送亡仪式,第三天送殡。
棺柩下放个盆,盆中有一个装菜油的碗,用棉线条点亮,称“长明灯”。神龛中部斜贴一张白绵纸,再用绵纸做一串“望山钱”吊在竹竿上竖立于大门外,“望山钱”的纸张数以死者的享年为准。从入殓那天起,孝子们在棺柩前吃素食,用席子在棺柩前铺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