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杭州市西湖区殡葬一条龙公司
人口编辑 播报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湖区常住人口1089229人 [41] 。
2022年末,西湖区共有户籍人口80.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9万人;全区户籍数22.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0.2万户;全区常住人口116.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9万人。 [54]
经济编辑 播报
综合
2022年,西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7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1%。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4.3%,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53.9亿元,下降0.2%,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0亿元,增长0.1%。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16:7.81:92.03。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64.0亿元,占GDP比重33.7%,均排名全市第三。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24万元。 [54]
2022年,西湖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63.4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5亿元,增长32.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8亿元,增长18.0%。 [54]
2022年,西湖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发展,较上年增长2.5%,结构指标中,生态公共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7.1%、60.8%、1.7%和41.6%,交通投资和民间投资分别下降24.6%和3.7%。 [54]
第一产业
2022年,西湖区完成农业总产值4.83亿元,其中农业种植业实现产值3.19亿元,渔业实现产值1.44亿元。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8万亩,龙井茶、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及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实现产值4.29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比重88.8%。全年实现淡水产品产量5915吨。 [54]
第二产业
2022年,西湖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87.3亿元,规上工业销售产值375.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8%和6.9%;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1.3亿元,增长0.1%。完成规上新产品产值135.5亿元,增长3.9%,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0%;实现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7.7亿元,增长2.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7.8%。 [54]
2022年,西湖区资质内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141家,完成建筑业产值1007.0亿元,其中省内完成产值794.7亿元,在外省完成产值212.4亿元;建筑工程完成产值925.9亿元,安装工程产值46.6亿元,其他建筑业产值34.5亿元。竣工产值697.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066.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359.5万平方米。 [54]
第三产业
2022年,西湖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1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1%。服务业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8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到86.0%。 [54]
2022年,西湖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4.7亿元,比上年下降3.1%,占GDP比重为10.4%。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区加快建设,省之江文化中心主体基本完工,浙江电影科技城顺利竣工,之江编剧村佳作迭出。《我们这十年》入选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问天》等3部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部作品获得电视剧“飞天奖”。落地追光动画、阿里影业等优质文化产业项目10个。修订出台新一轮区文创产业扶持政策,并积极向上争取,再次获得3000万省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建立完善西湖区文化产业工作联席机制;打造“西湖文化沙龙”等服务载体,扎实开展规上文化企业一对一联络员走访服务,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54]
2022年,西湖区新增税收亿元楼12幢,总量达44幢。新增税收千万元楼6幢,总量达138幢。 [54]
2022年,西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限上单位中,粮油食品实现零售额50.1亿元,增长15.3%;服装鞋帽类实现零售额28.3亿元,下降0.3%;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91.9亿元,增长11.6%;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00.8亿元,增长10.8%。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52.4亿元,增长30.8%。 [54]
2022年,西湖区共有A级景区9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一家、4A三家、3A五家。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达到22家。星级饭店10家,其中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二星级分别为3家、2家、4家和1家;等级民宿18家,其中金宿2家,银宿16家。特色文化主题酒店7家,其中金鼎级4家,银鼎级3家;旅行社148家,其中省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行社分别达到6家、6家和5家。 [54]
2022年,西湖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16.41亿元,较上年增长5.1%;其中完成自营外贸出口260.86亿元,增长5.4%。累计实现服务贸易出口额21.42亿美元,增长3.66%。 [54]
交通运输
出殡前请摩公在棺柩前唱古祭歌,孝子女们下跪细听。摩公唱多长时间,孝子女就要跪多长时间,中途不能起身离去。
修茔,俗称“打墓”,死者瞑目之日,即要请阴阳踏勘墓地,同时请人着手打墓。打墓是一项十分辛苦的体力活,既要赶时间,又要保质量。为了保证死者按时入土,有时要风雨不辍、挑灯夜战,必须要在出殡之前把墓修好。其间,打墓者的饭食,由女婿或孝子送去,送饭者一路不能言语,默默将饭食盛进碗里便跪在一旁,等到打墓者吃完,方能起身离去;饭食若有剩余,就送给附近的放牧人或过路人吃掉,否则就泼掉,不能再带回家;回去的路上也不能说话。
丧家给吊唁者发一张白土布孝帕。死者是高龄老人的,吊唁的人饭后随手拿一个碗回家,意思是能沾上宏福寿运。做客当晚,亡者亲属跟随摩公和唢呐队拄着丧棒躬身绕棺,吊孝的亲朋好友也如此,后在村寨边或河边举行度亡仪式,焚烧死者生前用过的部分衣物。
祭奠是丧礼最重要的内容,祭奠仪式繁琐复杂、庄严肃穆。祭奠仪式的主持人叫“斋爷”,由当地有威望、有经验的文化人充当,其职能是撰写祭文和主持祭奠仪式。因此,其地位显要,待遇特殊,祭奠前阴阳要亲去迎接,往要由专人接送和伺候。“斋爷”住的房子,要贴上红对联,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