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威海丧葬公司/火葬场/殡仪馆
鲁国都于曲阜,其疆域在《诗·鲁颂·宫》中描述为“泰山巖巖、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是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4]曲阜孔庙大成殿的龙柱。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生于鲁都曲阜的孔夫子在这里开创了儒家思想,成为后来中国社会框架与价值观的基石。蚩尤(中华先祖之一)、孔子、墨子、鲁班、孙子、孟子、扁鹊等都是齐鲁两国对中华文明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代表。[5]春秋时期,山东境内还有其他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仅见于《左传》的就有55国之多,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莱、莒、邹、滕、曹等国,他们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并吞。进入战国时代,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拥有。及至公元前221年,齐国成为最后被秦国吞并的诸侯国。
山东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誉,早期就有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秦汉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山东的粮食不断沿黄河西溯,供应关中。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全国的三大纺织中心,大量精致的纺织品自此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4]汉朝在今山东设3个州(一级行政区):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管辖山东省东南部、南部部分)、兖州。及至东汉、曹魏。
人死为大,一切的家族恩怨都可以随着亡人的离去而得到缓解。丧礼结束后,主家都要请帮忙的人吃顿饭,以示答谢。人们来参加丧礼,可以尽情地表露想法、宣泄感情,丧礼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场合。丧家要毫无遗漏地请到乡邻,准备好酒菜以表示对前来吊唁和帮忙人的答谢,这时一般没有人会拒绝,在这样的氛围中,反而更有利于人们的交流。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不仅思想得到了交流,感情也得到了巩固。下葬之时,前来填土的一定是整个村庄的代表。在过去,死人是整个村庄的集体事件,每家每户都会派人前来帮忙,丧礼活动是家族人际关系的再延伸。参加亡者丧礼的人,除了家族成员、邻里之间以外,如果还有慕名前来参加丧礼的,就会让家族成员感到无比荣耀,这既能证明家族的地位,也表明家族拓宽了人际关系。
三、丧葬礼仪起到了调整家族关系、凝聚家人力量的作用。
当家中的长者去世,家族内部曾经井然有序的关系必然混乱,尤其在一些传统的大家族。此时不仅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悲伤,整个家族或许因为顶梁柱的轰然倒塌而树倒糊孙散。“一个人突然散手离去,不再回来,不仅带来人们情感上的悲痛,给活着的家族成员造成精神压力,也使家人变的茫然、沮丧、不知所措。但是活人的生活还得继续,家族成员就要选择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带领大家继续向前。在丧葬活动上,与亡者相关的事情都交由他来处理,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利转移,使家族有了新的主心骨,让家族的荣耀可以继续得到传承。报丧之时,首先得到这个噩耗的,必然是死者最亲近之人,抑或这个家族的内部成员,这种简单的报丧形式,是基于共同的血缘和彼此的亲属关系,能够团结家族内部的成员。有人说,一次追悼会不仅是对亡者的追思,更重要的是能把这个集团的人团结起来。报丧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血缘或家族关系,增强了氏族或家族内部的团结,增强了人们彼此之间的凝聚力,显示了族人的集体力量,同时还能起到教育本族成员、强化亲缘观念的作用。
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葬礼不断强化了血缘部族的关系;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选择留在城市,对于农村的亲戚,大多已经不认识。因而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家族的认同,正在显示出中断的趋势。一旦人们共同的祖先崇拜不能有效延续,彼此之间便很难有身份认同。唯有在丧礼上共同面对祖先的灵位时,才能强化活着的子孙后辈对家族身份的认同。
上海殡葬服务/武汉殡葬服务 /广州殡葬服务 /杭州殡葬服务 /长沙殡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