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
Wan Nian Chang
杭州市西湖区丧葬一条龙
西湖区自秦到清,属钱塘县。1912年(民国元年)归属杭县。1927年(民国五年)划为杭州市第四区,1949年5月杭州市解放后改为西湖区。
1927年(民国五年)7月,中共杭州西湖区委员会成立,直属浙江省委领导。1927年9月,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杭州县委(又称杭县县委),领导六个区委。从此,中共杭州西湖区委直属杭州县委领导。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即派军代表刘中、牟西山、李云萍等接管了国民党第四区公所。5月30日,西湖区人民政府成立,6月22日,经浙江省委批准,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成立。1952年11月10日,古荡区成立。1955年5月古荡区建制撤销,并入西湖区。
1958年4月杭州市委决定,杭州市园林管理局与西湖区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1961年3月,杭州市委决定市园林管理局从西湖区(公社)划出由杭州市直接领导;并将钱塘联社的上泗公社划入西湖区。同年5月,余杭留下公社的九个生产大队和留下镇划入西湖区管辖。
1968年5月,西湖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同年10月建立了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69年3月,西湖区建制撤销,建立杭州市郊区,并建立了郊区革命委员会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72年12月,以杭州市园林管理局为基础重建了西湖区,建立了西湖区革命委员会和中共西湖区委,与杭州市园林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与郊区同时并存。
1977年10月,西湖区与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分开,郊区与西湖区合并,定名为西湖区,同时建立中共西湖区委。 [7]
行政区划编辑 播报
区划沿革
1966年4月,江干区和拱墅区所属8个公社划归西湖区管辖。
1982年10月,河西大队、朝阳大队和黎明大队划归下城区管辖。
1984年12月,撤销留下乡,并入留下镇。
1985年11月,撤销转塘乡,设立转塘镇。
1986年6月,撤销古荡乡,设立古荡镇。
1995年6月,撤销袁浦乡,设立袁浦镇。1996年5月,萧山市浦沿镇、长河镇、西兴镇(不含东湘村、杜湖村和湖头陈村)和余杭市三墩镇划归西湖区管辖,而东湘村、杜湖村和湖头陈村则划归萧山市城厢镇管辖。12月,杭州市设立滨江区,管辖原属西湖区的浦沿镇、长河镇和西兴镇。
1996年12月,析三墩镇1个居民区和13个村设立蒋村乡。
1997年12月,撤销龙坞乡,设立龙坞镇。
2002年4月,撤销南山街道,设立古荡街
停丧,死者弥留之际,子女要及时给死者修剪指甲,梳理鬓发,擦洗后穿上寿衣,寿衣、铺盖讲究里外全新。死者一咽气,赶紧掐死一只公鸡,接着将死者停放在堂屋上首的一块门板上(停尸不能动哭声,烧纸才动哭声。),用黄纸盖住脸面,用红线扎住双脚(三天“送亡”时解开绑脚红线,让灵魂出走),为了黄泉路上安全顺利,还要在死者的双袖口内装上死面方饼、纸钱、一双筷子,称“打狗饼”、“买路钱”,最后,再杀一只鸡,收拾干净供在灵桌上。
如果是“人主”到来,则要抬上酒桌到路口迎接,孝子们手拄丧棒,号哭举哀。“人主”接过执事人斟上的酒,将酒洒在地上,然后在执事人的引导下,进入灵堂点香化纸跪拜,孝子们则举哀尾随。
在“做客”的次日清晨上山安葬死者。出殡前在棺柩上盖一床红毛毡,毛毡上放一只大公鸡,摩公发丧出殡, 由一位拿长火把的人上前引路,拿“望山钱”者走第二,边走边丢的纸钱称“买路钱”,放鞭炮者走第三
盘丧,是指族中男子和邻居到灵堂陪伴孝子守灵。盘丧的时间是从停丧的头一晚直到葬礼结束。这期间,除去女人,族中人人都可去盘丧。主家热情欢迎,诚挚招待,备有夜饭、茶点等,盘丧的人只在灵堂内活动,下棋、打牌、玩麻将,陪伴孝子消磨时间,化解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