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长殡葬提供专业殡葬,殡仪,白事,丧葬,丧事,吊唁,出殡等业务,致力于专业的体护送运送遗体转院服务公司和高端墓地,用户满意度高,具备多年的殡葬行业经验,了解全国各地风俗习惯,主营:高端寿衣找哪家好、遗体护送运送遗体转院服务公司,追悼会策划,殡葬服务一条龙企业频道、殡葬纸扎、香烛用品、搭灵棚、设灵堂,寿衣骨灰盒,布置灵堂服务团队。我们服务细心,用心,让家属省心,放心。
宿州花圈店

春秋时期“宋国迁宿国于此”是“宿州”的地名由来。“宋人迁宿处”乃今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市志》载:“唐宪宗元和四年建置宿州……州依春秋时期宋湣公迁宿入境的史实而得名”“立宿州取古宿国为名。”今安徽宿州正是春秋时宋国的“内地”。辞书《辞海》所收“宿州”词条下更明确指出:“春秋时为宿国地,唐置宿州。”可见“宋人迁宿处”自有其地,为今安徽宿州也。
[5] 历史沿革
编辑 播报春秋战国时期,有宿国、萧国、徐国等小诸侯国。
[17] 秦朝一统后,属泗水郡、砀郡,置有蕲县【以楚国的蕲邑为名,《史记》载楚王负刍四年(前224年),秦将王翦破楚师于蕲南,杀楚将项燕】、符离县、相县、取虑县、铚县、僮县等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革砀郡为梁国,设砀县。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改蕲县为蕲城县,砀县改为节砀县,符离县改为符合县。不久复原称。更始帝更始三年(23年),封刘秀为萧王。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迁梁国于下邑,砀县属之。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析沛国置谯郡,以邑、相城、符离等县属沛国,以铚县、蕲县等县属谯郡。
三国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追封曹熊为萧王,称萧国。太和六年国除。青龙二年(234年),复置萧县,属豫州谯郡。景初二年(238年),分沛国置汝阴郡,阳城废。西晋惠帝无康五年(295年)砀山并入下邑县。东晋建武元年(317年),萧县属沛郡,郡治由相县徙于萧。穆帝升平元年(357年),沛郡、谯郡陷于前燕。太和五年(370年),燕灭,宿地尽入前秦。大元九年,东晋北伐,夏宿地。义熙七年(411年),泗县地属南兖州,治夏丘。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中兴二年(502年),置蕲郡领蕲县,属西徐州
[18]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废下邑,置场郡,下设砀县、安阳两县。东魏武定六年(548年),改夏丘县为晋陵县,旋又改名泗州;改蕲郡为蕲城郡
[19] ,改蕲县为蕲城县,蕲城郡领蕲城县。北齐、南朝陈、北周蕲城郡仍领蕲城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萧县为承高县,属徐州彭城郡。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改承高县为龙城县;废蕲城郡,改蕲城县为蕲县,蕲县属仁州;开皇十八年(598年),废安阳置砀山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仁州,蕲县属徐州;大业三年四月,改徐州为彭城郡,蕲县属彭城郡;改龙城县为临沛县,复改临沛县为萧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3年),析夏丘县置虹县;武德六年夏丘县入虹县,夏丘县废。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虹县属泗州。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治虹县(今泗县),辖虹县、蕲县、符离县;元和九年(814年),亳州属临涣县划入宿州。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废宿州;太和七年(833年),复置宿州,迁治埇桥(今埇桥区)。唐昭宗光化四年(901年),于砀山县置辉州、砀山县属之。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砀山县属单州。后周世宗显得五年(958年),萧县属徐州武定军节度。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为加强宿州的军事地位,设置保靖军节度,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虹县属零壁镇巡检司析置零璧县,隶宿州。政和七年(1117年),改零璧县为灵璧县。南宋时期,宿州沦陷,南宋孝宗隆兴年间,北伐中原,宋朝在宿州战败,史称符离之战。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置怀远军。宋金在淮河流域长期拉开割据战,南宋在宿州蕲县荆山镇设置荆山县,属怀远军(今怀远县)。南宋咸淳七年在虹县境内置五河县,属淮北东路淮安军。
金兴定元年(1217年)砀山县城被黄水荡没,县治迁虞山保安镇(今属永城市)。
元宪宗七年(1257年),迁回旧治。至元二年(1265年),废蕲县、临涣县、符离县并入宿州。废萧县、永固县入徐州。因砀山县屡遭水患,人口稀少废入单县。至元三年复置砀山县,属济州。至元四年,拨宿州属之灵璧县归泗州。至元十二年,复置萧县,属河南行省归德府。至元十三年,拨泗州属虹县入宿州。至元十七年复拨虹县属泗州,灵璧属宿州。泰定元年(1324年),黄河行故汴渠仍与徐州泗水合,至清口入淮。宿州汴渠湮没,埇桥亦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辖灵璧县)属临濠府,七年属凤阳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萧县、砀山县属南直隶徐州。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宿州(降为散州)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雍正三年(1725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州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迁泗州于虹县,虹县并入泗州,初称泗虹州,后为泗州,原虹县降为虹乡。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2月16日宿州光复。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改宿州为宿县,与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管辖,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宿县、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今宿州市所属区域先后沦陷。日伪、国民党、抗日人民政府三方政权并存。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日伪在苏皖北部设淮海省,(今宿州)属淮海省管辖。抗日战争胜利后,宿县、灵璧县、泗县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砀山县、萧县属江苏省徐州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5日),设宿城市。
1949年3月25日,成立宿县专区,属江淮边区行政公署。1949年4月,撤销皖西边区行政公署、江淮边区行政公署、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1971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1979年,设立县级宿州市,以宿县部分行政区域为该市行政区域。(国务院1979年9月10日批准)
[20] 。
1998年,国务院同意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埇桥区。宿州市设立埇桥区,以原宿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埇桥区的行政区域。宿州市辖原宿县地区的砀山县、萧县、泗县、灵壁县和新设的埇桥区。(国务院1998年12月6日批准)
[22]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其中浙江省杭州市帮扶安徽省宿州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期限为 2021 年至 2030 年。
[87] 行政区划
编辑 播报区划沿革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今宿州)属江淮边区行政公署二专署、三专署和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三专署、六专署。1949年3月25日,江淮边区行政公署决定,将二专署并入三专署和豫皖苏行政公署三专署、六专署之一部合并,成立宿县专区,下辖邳睢、睢宁县、泗阳县、淮宝、泗南、泗宿、泗灵睢、萧铜、永城县、砀山县、萧县、宿城市、宿东县、宿西县、灵璧县、五河县、怀远县和盱凤嘉、洪泽湖工委、宿迁市共二十县级政权。1949年4月21日,宿县专署决定将宿城市、宿东县、宿西县合并为宿县,成立中共宿县县委、县政府。1949年6月,邳睢,睢宁县、泗阳县、宿迁市归属江苏省管辖,经过合并、调整后,宿县专区辖宿县、砀山县、萧县、永城县、灵璧县、泗县、泗洪县(由泗县析置,驻青阳)、五河县、怀远县共九县。
1950年1月,政务院批准,将萧县东部的褚兰、棠张、桃山3个区全部和北望、郝寨2个区部分计61个乡, 429个行政村,524个自然村,面积862.5平方公里划入山东省徐州市铜山县
[23] 。1950年,由宿县重置宿城市。1950年9月20日,由宿县重置宿西县。1950年11月13日,宿西县改为濉溪县。宿县专区辖宿城市、宿县、濉溪县、砀山县、萧县、永城县、灵璧县、泗县、泗洪县、五河县、怀远县共一市十县。1952年6月25日,政务院批准, 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改为城关镇,宿县驻地也由老符离集迁驻城关镇。1952年将铜山县的桃山区、褚兰区划入宿县。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将宿县专区所辖的萧县、砀山县划入江苏省,将永城县划入河南省(1952年11月25日政务院【政齐字第149号】命令)、(1952年12月1日华东军政委员会【东办政字第1127号】命令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1月20日决定,于2月1日正式划出)。1952年,安徽省宿县专区濉溪县的赵庄、钟庄、王庄、小沟岸、邸庄、张庄、苗庄、黄庄、祝庄、张井、呼庄等11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永城县(内务部1952年12月5日批准)(1952年4月27日华东军政委员会【东办(三)字第0443号】批复)(1952年6月4日皖南北人民行政公署【皖民字第03446号】批复)宿县专区2月18日报告。安徽省永城县、砀山县的雨亭区、新兴区(原属于永城县)划归河南省商丘专区(政务院1952年1月31日批准)。将砀山县的雨亭区、新兴区划入河南永城县。固桥、陈堤口、胡屯、后谢油坊等庄仍由砀山县管辖。宿县专区辖宿县、濉溪县、灵璧县、泗县、泗洪县、五河县、怀远县共七县。1955年,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江苏省管辖,萧县、砀山县划回安徽省宿县专区管辖。宿县专区辖宿县、濉溪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共八县。1956年2月,宿县专区、滁县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195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开发淮北矿区初步规划和施工方案》,成立闸河煤矿筹备处。1958年3月,改为濉溪煤矿筹备处;5月,改为淮北煤矿筹备处。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6次会议决定,撤销濉溪县,将原濉溪县的行政区域全部设立濉溪市。
1960年2月17日,改淮北煤矿筹备处为濉溪矿务局。1961年1月13日,析萧县相山地区与濉溪县北部地区(方城大队和渠沟大队)与濉溪矿务局成立濉溪市,濉溪市人民委员会与濉溪县人民委员会合并办公,并将萧县南部杜集、朔里公社全部及永堌公社闸河以西4个大队、吴庄公社闸河以西7个大队划归濉溪市管辖(1960年4月16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通知);6月17日,成立濉溪市郊区,辖相山、杜集、高岳3个公社;8月4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4次会议决定,恢复濉溪县,以濉溪市的部分地区为濉溪县行政区域,划濉溪县北部和萧县相山地区与濉溪矿务局组建濉溪市。1961年,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宿县专区,下辖宿县、濉溪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共八县。1963年12月16日,宿东办事处成立,辖宿县专区宿县东部部分区域,所辖区域划归濉溪市管辖。1964年,由宿县、灵璧县、怀远县、五河县衔接处各一部,析置固镇县。宿县专区辖宿县、濉溪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五河县、怀远县、固镇县共九县。
1971年,国务院批准,改濉溪市为淮北市。1977年,濉溪县由宿县地区划归淮北市管辖
[24] 。
1981年4月21日,将萧县的北山、窦庄、钱楼、坡里、朔里5个整建制公社和毛庄(毛庄、郝台、姚楼、路庄、沈庄、袁庄、祁庄7个大队)、牛眠(牛眠、大庄、冯庄、王窑、欧集、二庄6个大队)、吴庄(房庄、李台、刘行3个大队)、丁里(许堂大队的孟楼1个生产队)4个公社的16个大队、1个生产队划归淮北矿务局领导,实行以矿带社体制。
[24] 1983年07月,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三县划归蚌埠市管辖。宿县地区下辖宿州市、宿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共一市五县。
[25] 1985年07月15日,淮北市撤销宿东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归宿县地区宿州市管辖。
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入殓
编辑 播报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 ,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 ,镜子一面。 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 般是头朝里脚朝外。但在江苏徐州及周边地区,却是脚朝里头朝外。
守铺
编辑 播报死者的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搁棺
编辑 播报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居丧
编辑 播报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 ;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 、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吊唁
编辑 播报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 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 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至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 一些。 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 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金用黄色、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 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样。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接三
编辑 播报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进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 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 天堂。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进 入天堂。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送三时,要用纸扎一些车马,以供死 者上路时用。 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礼俗。据说焰口就是饿鬼饿鬼,在地狱受苦受难。民间举行仪式, 摆放三宝,即佛、法、僧,便可以让饿鬼得到救助,脱离苦海。焰口有佛教《瑜伽焰口》, 比较常用。还有道教的《缸罐焰口》。 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出殡
编辑 播报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 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出殡的程序为: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 ,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僧道引导孝男教妇"旋棺",在棺材周围绕行三圈之后, 再用绳索捆好棺材,盖上棺盖。 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 们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 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 一项礼仪是"摔瓦",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 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 出殡的顺序一般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 -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 当然,各地风俗不同,出殡的队列、形式也有差别。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讲究,冥器齐全,穷人家的葬礼,则可能要简单得多,讲究也会少一些。 在传统丧礼出殡路上,还有几项礼仪。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等。 扬纸钱是扬撒由白纸做成的状如铜钱的纸钱,一般由专人在孝子前面扬撒。在起杠后,遇有 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 茶桌和路祭棚多为丧家的亲朋摆设,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 要跑下叩谢。路祭是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 一般要停柩进行祭奠和答谢,祭奠完毕即起棺继续前行。
落葬
编辑宿州花圈店
万年长殡葬提供专业殡仪馆服务公司,流程,项目,价格,时间,地址,电话等业务,致力于专业的运送尸体和殡葬一条龙服务公司,用户满意度高,具备多年的殡葬行业经验,了解全国各地风俗习惯,主营:墓地风水一平方多少钱与地点位置,男士女士寿衣一般多少钱、灵堂布置,遗像制作,灵车租赁遗体运送咨询、寿衣店、香烛用品、墓地陵园、花圈店,殡葬车电话,白事服务与礼仪服务团队。我们服务细心,用心,让家属省心,放心。
24小时上门服务热线:400-000-1116 手机微信同号:18118144419